今欲将先世之典型垂千年而不朽 祖宗之功德历万古而不磨 俾后世子孙藉以笃一木敦九族兴孝弟之心切仁义之爱者 果何所为乎曰惟谱焉 而巳矣夫谱也者阐列祖之精华萃先人之翰墨者也 前人作之以贻后人后人岂可不仰承前人续修之以传于我之后人 乎此谱之所宜修也 殆亟匕矣溯我始祖之建极于兹也 自徽而鄱自鄱而皖历代相承之绪有明时亦既纂之綦详矣惜流寇一炬荡为灰烬 续由金声公寻残简创为墨稿 攀一槐轩诸公更征诸婺弋合墨稿而汇成 世系赫匕大文焕新一日致后世子孙如拨云雾而见清天扫荆棘而登坦道 父子则五世相承兄弟则雁行并列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者皆 先祖之所赐冀后人绵传于勿替也 丙子夏族人立议续修宗谱 善六房推祥与鸿钧先生为总财务 祥既无学问文章又乏经济知识不但不能继前人 即近来吾族之士林中亦不能与之并驾齐驱者辞不获已勉商重任与鸠钧先生各负各责同力同心勤奔走于各房之中 敛款项以济谱馆之用 破除情面费尽心机更赖吉诚朝卿二先生匡余不逮暇则或誊录或校对任劳任怨不事荒亡计自新秋进馆而三冬告竣月未数圆鸿文遽就虽不能与历次老谱相媲美 亦惟欲先世典型重新一旦 祖功宗德万古不磨 使族人知千汇万川逯于一派千峰万岫本于一脉 云耳翦陋如余勉绳祖武更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使吾族之谱牒由一世而二世三世世世相传于勿替焉可也 是为序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季冬 十九世裔孙先祥熏沐敬撰